服务热线:19021805518 欢迎来到新化县武术协会
梅山武术

新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术

来源:新化武协       发布时间:2025-03-01

湖南地区有句俗语“关云长的大刀,赵子龙的马,长沙城的戏子王爷山的打”,这“王爷山的打”指的就是新化王爷山一带,人们普遍“练武”,尚武之风盛行。

1.jpg

渔猎文化

新化县位于湘中地区,古称梅山。历史上, 居住在梅山地区的族群被称为武陵长沙蛮、

五溪蛮、梅山蛮, 包括了现在苗族、瑶族、土家族和侗族等的先民。这里山高林密,虎豹成群,民风强悍,长期为不服王化之地,因此与外界联系甚少,人们过着原始农耕、渔猎生活。先民们为了求生和繁衍后代须时刻准备与猛兽、外来侵略相搏斗,迫使他们必须不断习练和掌握一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绝技方法和动作技巧,这里逐渐形成了尚武的传统。宋熙宁五年,章惇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两县,该地区才正式为朝廷所管辖。梅山开化后汉人不断迁入并逐渐成为梅山的主体族群,梅山地区的崇武传统和争勇好胜的习性与移民文化不断融合,逐渐演变成勇猛、尚义、善打、好斗的尚武风气。

上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开始后,“王爷山的打”便以新化古名梅山正式命名为梅山武功。1984年,新化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梅山武术2008年入选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4年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

梅山武术的特点

梅山武术传说其缘起于蚩尤部落狩猎采果与战争格斗,是“梅山峒蛮”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属性的传统体育文化,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武术流派中保存原始武术技法和格斗方式传统拳种。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梅山武术具有显著的特点:

梅山武术具有朴实、强悍的个性。梅山武功有77个拳械套路,梅山武功套路虽多,但都短小、精悍 直来直去,演练中动作紧凑 、豪放、勇猛、刚健有力、朴实无华。梅山武术讲究“力、快”,招招式式都讲求攻防含义,无虚招和花架,特别强调手法多变和下盘稳定。

2.gif

朴实的练功方法

梅山武术的许多器械就是劳动和生活的工具, 常见的梅山武术器械有板凳、方桌、烟斗、铁尺、耙、齐眉棍等,这些器具都不是常见的兵器。在古梅山地区野兽横行人们经常在不经意间要与之搏斗, 渐渐的这些常见的生产工具也变成了兵器。

3.gif

以板凳为武器

梅山武术与宗教密切相关。源于苗蛮的巫师祭祀文化,对梅山武术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梅山武术中许多的功法即为巫师所创,与巫药文化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后来道教思想中的“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等主张渗入到梅山武术当中,使得梅山武术的功法趋于完善和丰富。

4.jpg 

梅山巫傩文化

走近梅山武术

为了更好地了解梅山武术,小编对身边不同年龄段新化人对梅山武术的印象做了一个小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简单梳理出梅山武术的几个发展阶段,由此带大家走近梅山武术。

提起梅山武术,70、80后都略显激动,“小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的男孩都会去学习梅山武术,村里都会有武术班子,也不用交多少钱”。在物质较为贫乏的时代,练习武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还能提高身体素质,是一段美好的集体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梅山的武术就被作为增强人民体质的传统体育项目而得到发展,70、80年代正值鼎盛时期。尤其80年代,新化荣获“全国武术之乡”称号,成立了武术协会,随后全县各区镇均成立了武协分会,乡镇成立的武术辅导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期间还成立了几十家武术馆,大大普及了群众武术,全县城乡的大多数男女老少,都会三招两式。同时由于少林寺电影等的火爆在全国兴起了武术热,自全国各地学武者每年逾三千人。

5.jpg

1982年香港电影《少林寺》

90后有关梅山武术的记忆则比较模糊了,其中生于90年代初的哥哥表示:“记忆不太深刻了,那时候才三四岁,依稀记得村里有人来教,后来村里慢慢不再有这样的活动了。”很多的90后已经没有接触过梅山武术。

由此可窥见90年代为梅山武术的萎缩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青少年忙于学习文化知识,成年后为了生计则大部分在外务工。而梅山地区武术馆基本上只教武术,学员的就业压力很大,一些武术拳社、馆站90年代后相继解散,有一定规模的武术学院只有东方武术学院和南北武术学院两家。

问起梅山武术,身边的00后都比较茫然,其印象多停留在一些相关街边宣传语,武术表演活动等,感觉梅山武术比较遥远。值得一提的是,小编本人初中就读的思源实验学校于2015年举办了首届“武术进校园”活动,在此期间我们曾学习过一段时间的“梅山武术操”并开展了系列活动,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但是由于纪尚小,我们尚未理解到活动背后的梅山武术文化背景和内涵。

6.gif

新化县思源实验学校武术进校园活动

近年来各学校已相继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梅山武术进入中小学课堂意味着其传承与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梅山武术重新焕发了生机。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梅山武术的传承困境并对新的传承模式与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学校体育就是一条重要的传承路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化县也一直积极地进行着梅山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道阻且长,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大家对于梅山武术有什么深刻的记忆或印象?欢迎补充。